CBA体测多年饱受争议仍坚持,今年新规引关注,辽篮如何备战?
- 更新时间:
- 2025年10月17日 19:44
CBA联赛中,体测向来是个充满争议的环节。毕竟,放眼全球篮球联赛,像CBA这样要求所有球员参与统一体测的联盟实属少见;不过,结合中国篮球的当前状况,体测又具备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尽管体测多年来一直引发诸多讨论,CBA联盟依然持续推行这项制度。不过,体测的方式和具体要求在此期间多次调整。特别是今年,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,CBA体测实施了全新的规范和衡量基准,并且因此获得了近些年少有的广泛关注。
今天,辽宁本钢男篮要开始今年的CBA体测了,本报记者特意去采访了辽篮的负责人,想了解他们最近怎样为体测做准备的,目的是让所有队员都能顺利通过测试,拿到参加下赛季比赛的资格证明。
今年体测与往年比有三个变化
辽篮有关人士谈到即将到来的体能测试时表示:其实今年的测试引起了外界——特别是球迷们的极大关注,这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测试在规则和形式上有很多调整,无形中加大了测试的讨论度和不确定性。
据消息,今年CBA的体能测试与往年存在显著差异,体现在三个方面,具体如下,内容设置经过大幅改动,参与人群扩展至更多对象,时间地点规划展现出更高弹性。
今年体测项目有了显著变动,取消了卧推和深蹲这两项专门衡量运动员力量的测试。这项改动与去年体测时张兆旭的意外伤害密切相关。张兆旭在做深蹲时腰部旧伤复发,倒地后又被杠铃砸到造成进一步损伤。这对他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,同时也对上海队的整体战斗力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其实,自从CBA推行体测以来,关于测试项目是否科学得当就持续引发讨论,在张兆旭意外受伤之后,CBA管理机构迅速作出回应,承诺会重新审视体测项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。结果,在本届联赛中,决定完全移除卧推和深蹲这两项力量考核,仅保留速度与耐力测试,以及强度投篮考核。
今年体育测试的参与群体有了显著扩展,几乎涵盖了所有成员。CBA在推行体育测试的初期,就规定国内球员必须全部参加。然而,在测试执行期间,不断有球员因此受伤,于是联盟调整了测试方式,将原先的全体参与转变为随机选取,例如在上一个赛季,每支队伍仅选出两名队员进行测试。
今年CBA体测规定所有国内球员都要参加,只有少数符合标准的选手能免除测试,其余所有人都需通过考核,才能在新赛季获得比赛机会。因此今年体测,又变成了每位球员拿联赛“入场券”的必要环节。
最后一项,体测的时段和场所变得更为弹性。以往体测时,不论全体参与还是抽样检测,基本上都是要求所有参与者在固定的时间与地点进行检测。今年因为诸多外部因素影响,CBA联盟也赋予各队更大的自主权,每支队伍可以在规定的时段内自行选择体测时间,并且地点只需在球队驻扎地附近即可。
打磨球队技战术同时 不忘兼顾体测
辽篮的体测今天就要实施了,这个时间点算是比较靠后的了,毕竟多数队伍已经陆续结束了体测。不过,按照新规的要求,体测的先后顺序其实并不重要,关键在于球队自身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从某个层面来看,辽宁队体测的时间虽然偏迟,但球员们的准备期也因此变得更长,核心目标是为了保证所有人能一次达标,顺利获得下赛季的参赛资格,毕竟先前已进行体测的队伍里,不乏有球员未能过关的案例,这既增加了个人补测的负担,也影响了团队的整体训练节奏
今年CBA赛事情况非常不寻常,因为此前遭遇了长时间停摆,复赛过程也十分不易,直至八月上旬才完成上一赛季的最终比赛。不过新赛季的开幕日期已经敲定在十月十七日,这意味着整个假期仅仅剩下两个月的短暂时间。这段休赛期异常仓促,对于所有球队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情况,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,完成通常需要六个月才能完成的准备工作,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辽宁队是上个赛季进入总决赛的队伍,是休赛期结束得最晚的两支队伍之一。在休赛期间,球队还经历了教练团队的大规模变动,并且对球队的阵容结构也做了些修改。在内线位置上,球队提拔了几个年轻球员加入,还通过交换的方式从山东队租借来了年轻的中锋朱荣振。而在后卫位置上,高诗岩被交换到山东队之后,球队的后卫线人员配置也必须重新规划。这项任务,要求指导团队在常规练习期间投入许多时间进行修正和配合。
球队在人员配置上做出变动,并且在战术层面进行练习、配合,不过辽宁队也不能忽视体能测试的准备工作。由于队伍进入休赛阶段较晚,球员们放假后归队普遍较晚,这就需要花费时间来逐步恢复他们的身体状态。
新上任的球队指导杨鸣在说明球队近期训练进展时,也清楚指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,但队员们的训练态度十分认真,训练成效也相当显著。
教练团队正借助训练方法,并适度提升难度,既在磨砺队伍攻防技巧,又不忘关注即将到来的体能测试,大家肯定都能顺利过关,杨鸣表示。
虽获“免测”名额 韩德君仍主动训练
全队成功完成体能测试,这确实是辽篮眼下最重要的期望,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,教练团队和运动员们都必须倾尽全力,并且整个奋斗过程绝对不会容易。
杨鸣承认,要平衡联赛准备和体测准备,确实不容易。毕竟,各队都希望以完整健康的阵容参加体测,确保顺利通过。然而,离联赛开始这么近,日常训练中必然包含大量对抗,这就形成了一种冲突。
不过,辽篮的指导团队在深入分析之后,还是规划了自身的应对方案。杨鸣表示:“近期我们的工作重心是,将日常训练内容,依然以备战下赛季赛事的练习为核心,对于体能测试的部分,则借助高强度的训练和实战演练,来增强队员的身体机能。”
当然,体测里头,强度投篮和速度耐力这两项,测试步骤都规定得很清楚,所以辽篮在练好技战术的同时,也特地搞了模拟训练,专门对付这两块内容。
速度耐力测试向来是极为严苛的考验,常被运动员们讥为“恐怖的折返跑”,它对参与者的体力消耗极大,也是导致部分人表现落后的主因。辽宁队以往进行体能测试时,合格程度一直很理想,不过李晓旭曾经测试时受过伤,因此可以说这一部分是体能准备中最为重要的步骤。
值得注意,辽篮已决定将仅有的“无需检测”资格,授予队长韩德君,他既是队中年纪最大的选手,又担任场上中锋位置,在速度和耐力考核时,通常需要付出较多体力。
身为队长,韩德君虽不必参与体能测试,却仍旧参与队友们的日常速度耐力模拟训练,以此增强自身体格。
辽篮的新赛季外援梅奥,同样会参与折返跑的模拟练习。虽然作为外援他无需参加体测,但视这种训练为恢复体力的有效途径,因此非常踊跃地加入其中。
这两位无需参加体能测试的“老将”身体力行,始终在球场两端来回疾跑,他们对待常规训练的专注精神,不仅彰显了个人风范,更对队伍其他成员产生了显著的引导作用,有力促进了整个团队训练水平的进步。
球员“摸高”测试最受球迷关注
今年CBA体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,是因为测试内容新增了多项球员基础指标。与强度投篮和速度耐力这两项有明确达标要求的考核不同,基础数据的检测更像是一种健康检查,而非常规的体能测试。
这部分球员的相关信息,主要依靠现场检测获得,目的是呈现他们当下的实际身体状况和某些生理表现。这些信息没有统一标准来判断球员是否合格,仅仅是进行测量和记录,因此球员无需特别投入精力去进行准备。
这项基础数据的检测,其受重视程度要超过那两项专项考核,因为今年为运动员们检测的基础数据,除了历年常规的身高、体重等之外,又增添了臂长、手部宽度等精细的测量内容,并且包含了血压、体脂、血氧饱和度等身体机能的评估。
在众多需要检测的指标里,球迷最为关心,也是讨论度最高的一项,就是球员的“摸高”测试,这项测试具体指的是,计算球员在静止状态下跳跃时,指尖所能触及的上限高度。这项测试,往往能体现一位运动员的跳跃力量,尽管针对不同位置的人,评判依据有所区别,不过对于观众而言,却能够从最明显的跳跃表现里,发掘出许多讨论的素材。
此外尤为关键的是,此数据在先前CBA选手中极少被检测,因此当球迷讨论某球员究竟能“跃多高”时,大多只能借助比赛中的扣篮、封盖等技巧性动作,进行模糊的判断,而针对那些表现相仿的选手,便难以得出明确的对比结果。
所以,今年增加了更精密的监测项目,一方面显示CBA联盟对球员高级统计的更高重视,另一方面,借助精确计算这些原本难以量化的信息,为观众增添了丰富的讨论价值和神秘色彩。
比如,在今日辽篮进行体测之时,辽宁球迷们既盼望球队整体达标,又格外关注究竟哪位队员的摸高记录最为出色,此事无疑最为引人瞩目;待到体测结束,一旦相关结果公布,它必将迅速成为球迷们热议的焦点话题!
(辽沈晚报首席记者 高鹏)
上一篇:盘点NBA球星中国行那些意外之喜,奥尼尔沃尔尽显别样风采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