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欧外援见证中超变迁,瓦洛佳与浩克年薪差距竟达3000倍

更新时间:
2025年09月28日 08:45

寒冰记者报道,东欧在中国足球发展历程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,是中超和中国职业足球的参照系,东欧籍外援,以低廉价格和出色表现著称,他们融入中国联赛环境迅速,可以说,东欧地区,完整记录了中超足球的起伏变化。

中国职业联赛首批外籍球员,源自东欧地区,徐根宝从俄罗斯低级别联赛,选派了三位外援选手,他们见证了甲A联赛的初创历程,其中一位名叫瓦洛佳,当时还是在校大学生,他以每月500美元的薪酬,荣获了甲A最佳外援的荣誉。

年薪仅有六千美元的瓦洛佳或许不曾料到,与他同乡且同样在上海效力的巴西球员浩克,其年薪竟高达他三千倍之多!零转会费转投中超并荣获先生称号的达纳拉赫或许也未曾料到,同样来自东欧并加盟江苏队的特谢拉,竟能吸引中超俱乐部愿意支付超过五千万欧元的惊人转会费!

这些外援尽管源自泛东欧地区,在2015至2017年中超投入过度的鼎盛阶段,其影响力反而被来自西欧的知名球员所超越。然而他们在中国展现出的强大适应能力,足以促使中超俱乐部在“四大帽”政策实施的严寒时期,重新将注意力转向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。

江苏球迷心中的两位最佳都来自东欧市场

过去思想观念与社会体制大体相同,冷战终结后,东欧地区解体导致球员价值急剧下滑,政治与地理概念上的东欧,转变为甲A联赛与中超联赛时期,继巴西之后,买卖外国球员最频繁的地区。必须强调的是,这个专题所指的东欧,范围比较宽泛,不仅涵盖了冷战期间政治上的东欧地带,还涉及了那些与西欧联赛距离较远,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上同西欧足球有着显著区别的“近东地带”,例如希腊、塞浦路斯、以色列(是欧足联的成员国)以及土耳其。

土耳其、塞浦路斯和以色列,曾连续十年吸引中超俱乐部在此进行冬季训练,同时这些地方也是经纪人高度聚集的区域,中超在过去十年间引进的东欧籍外援球员,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些国家。

与巴西市场相似,泛东欧市场同样完成了从物美价廉阶段向黄金时代的过渡,恒大率先引领,上港、苏宁、华夏和权健紧随其后,共同缔造了东欧市场在中超最为鼎盛的三年“黄金时代”。

中超前十年的两位最佳球员是耶利奇和达纳拉赫,而黄金时期来自泛东欧的球员包括登巴巴、特谢拉、浩克、维特塞尔、伊尔马兹、伊德耶、多奇卡尔、扎哈维、居吕姆、姆比亚、米西莫维奇,这些球员虽然多数人未能获得个人奖项,但他们与巴西以及2016年开始崛起的西欧市场一起,形成了中超这十年外援分布的“三分天下”局面。

扎哈维和浩克均来自本专题描述的“泛东欧市场”

东欧的援助向来以质优价低著称,前汉堡队白俄罗斯籍球员小赫莱布,以及2013年荣获最佳射手称号的达纳拉赫,均未支付转会费。首位促使中超俱乐部为泛东欧球员支付高额费用的球员是卡通戈,建业队从希腊的克桑西俱乐部引进这位赞比亚球员时,付出了250万美元的代价。

二零一三年,恒大连续发射了孔卡、巴里奥斯以及埃尔克森三颗航天器之后,中超其余顶级俱乐部已无法再保持沉默,首个来自东欧地区且以千万欧元转会费引进的外籍球员出现了,他正是巴西国家队成员洛维,山东鲁能从莫斯科中央陆军购入他时,支付了一千二百万欧元。

东欧外援 中超外援身价 泛东欧足球市场_中超球员转会费排名

鲁能吸引了更多关注—2013年夏天,恒大不得不送走个性强烈的巴里奥斯,这位巴拉圭球员甚至自己支付了100万欧元补足转会费,最终加盟了莫斯科斯巴达克。他们与莫斯科的这笔交易往来,为后来东欧市场被全面开发,打下了根基。

后来的纪录屡次被打破。2015年,恒大再次踏上巴西淘金之旅,接连引进阿兰和高拉特,从而刷新了中超外援的转会费用纪录,整个联赛的引援实力也随之增强。2013年夏天,申花以1300万欧元的俱乐部历史最高价,从贝西克塔斯购入塞内加尔籍球员登巴巴。

登巴巴亮相虹口

短短三年间,中超外援的转会费便从百万欧元跃升至千万欧元,但真正的狂潮出现在2016年,在错失签约阿德里亚诺之后,苏宁迅速以2800万欧元引进拉米雷斯,在与恒大的薪资较量中取得上风,接着从乌克兰顿涅茨克矿工,以5000万欧元创纪录的价格,将巴西中场特谢拉招致麾下。

这种情形下,中超引进外援的金额,竟从千万欧元区间跃升至五千万,并且,这笔资金还源自一直被认为价格不菲的东欧地区,确实让人感到非常惊讶。此外,国安同样凭借俱乐部历史最高价从土耳其引进伊尔马兹,华夏队则从土耳其购入居吕姆和姆比亚,三方交易总花费达到1300万欧元,再加上夏天上港为打破中超转会费纪录签下的浩克(5580万欧元),以及富力从以色列请来的顶级射手扎哈维,在这个中超投入激增的年份里,最终结果竟然是东方力量占据上风。

2016年达到了顶点,2017年虽然权健队引进了维特塞尔和摩拉斯等强援,同时伊德耶和多奇卡尔也各自刷新了俱乐部纪录,但西欧市场已经完全占据主导地位,就连哈姆西克这样的东欧顶级外援,也是从意甲联赛加盟的,而不是在日渐式微的东欧市场,苏宁在2018年从红星队购入博阿基耶,这已经是东欧足球市场的最后挣扎了。

在中超表现平平的博阿基耶回到了老东家

2011年那个赛季,中超联赛一共征召了17名来自东欧各国的外援球员,他们中包括克莱奥、达纳拉赫、小赫莱布和耶夫蒂奇,这些球员都享有较高的声誉,甚至深圳队还从俄罗斯引进了乐山孝志(希姆基)和卷诚一郎(阿姆卡)两位日本籍选手。但是,这批来自泛东欧的17名外援,整体价值仅有660万欧元,这个数额甚至比不上孔卡单人的身价,原因是这其中有10位球员的身价为零。

2015年夏天在登巴巴加盟之前,中超联赛四年多时间里引进的东欧籍外援中,只有山东鲁能够的洛维的转会费达到了400万欧元以上,而接近这个数额的,仅限于广州恒大的克莱奥(来自贝尔格莱德游击队,2011年)和上海申花的恩里克(来自特拉布宗体育,2014年),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,整个东欧地区的外援价格是多么的低廉。尽管特谢拉和浩克曾引进两位顶级球员,但近十年来东欧地区的外援转会费,仅有六名球员超过千万欧元,与西欧市场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,奥斯卡从切尔西转会,赢得了中超转会费纪录,涉及金额超过一千万欧元,使得东欧地区远远落后。

2020年冬季转会期间,中超联赛中仅有山东鲁能够从东欧引进球员,他们选用了基辅迪纳摩的卡达尔,转会费仅为300万欧元。2019年,尽管中超的投入已经大幅减少,但仍然有萨巴、费尔南多和马努等人参与比赛,当年的总投入达到了1177万欧元。然而到了今年,即便算上外租回归的外援,中超联赛共有20名外援,其中只有卡达尔来自泛东欧地区。黄海引进的塞尔维亚中后卫武科维奇,去年九月和希腊奥林匹亚科斯终止了合同,已经半年没有工作,反映出东欧外援目前的困境。

中超在东欧地区屡次创下俱乐部球员转手金额的最高记录。相关数据以欧元计价,括号内标注的是球员转会离开时按俱乐部历史售价排定的名次。

但是,东欧联赛,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中超俱乐部的关注范围,毕竟,与已经无法负担高额薪资和转会金的西欧市场相比,东欧对中下游俱乐部而言,具备充分的吸引力。东欧球员的价值优势十分明显,中国职业足球在过去的二十六年间,与东欧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

有点可惜的是,由于浩克和特谢拉年岁渐长,东欧市场在中超过去十年留下的最深刻印象,或许将要完全消逝了。关注者们或许会记得两位“五千万元”先生的身价,却会忘记东欧市场曾与巴西、西欧展开的竞争,并且那年在2016年还一度领先于这两大对手。



足球录像
足球集锦
足球新闻